首页
技术小册
AIGC
面试刷题
技术文章
MAGENTO
云计算
视频课程
源码下载
PDF书籍
「涨薪秘籍」
登录
注册
01 | 高并发系统:它的通用设计方法是什么?
02 | 架构分层: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
03 | 系统设计目标(一):如何提升系统性能?
04 | 系统设计目标(二):系统怎样做到高可用?
05 | 系统设计目标(三):如何让系统易于扩展?
06 | 面试现场第一期:当问到组件实现原理时,面试官是在刁难你吗?
07 | 池化技术:如何减少频繁创建数据库连接的性能损耗?
08 | 数据库优化方案(一):查询请求增加时,如何做主从分离?
09 | 数据库优化方案(二):写入数据量增加时,如何实现分库分表?
10 | 发号器:如何保证分库分表后ID的全局唯一性?
11 | NoSQL:在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和NoSQL如何做到互补?
12 | 缓存:数据库成为瓶颈后,动态数据的查询要如何加速?
13 | 缓存的使用姿势(一):如何选择缓存的读写策略?
14 | 缓存的使用姿势(二):缓存如何做到高可用?
15 | 缓存的使用姿势(三):缓存穿透了怎么办?
16 | CDN:静态资源如何加速?
17 | 消息队列:秒杀时如何处理每秒上万次的下单请求?
18 | 消息投递:如何保证消息仅仅被消费一次?
19 | 消息队列:如何降低消息队列系统中消息的延迟?
20 | 面试现场第二期:当问到项目经历时,面试官究竟想要了解什么?
21 | 系统架构:每秒1万次请求的系统要做服务化拆分吗?
22 | 微服务架构:微服务化后系统架构要如何改造?
23 | RPC框架:10万QPS下如何实现毫秒级的服务调用?
24 | 注册中心:分布式系统如何寻址?
25 | 分布式Trace:横跨几十个分布式组件的慢请求要如何排查?
26 | 负载均衡:怎样提升系统的横向扩展能力?
27 | API网关:系统的门面要如何做呢?
28 | 多机房部署:跨地域的分布式系统如何做?
29 | Service Mesh:如何屏蔽服务化系统的服务治理细节?
30 | 给系统加上眼睛:服务端监控要怎么做?
31 | 应用性能管理:用户的使用体验应该如何监控?
32 | 压力测试:怎样设计全链路压力测试平台?
33 | 配置管理:成千上万的配置项要如何管理?
34 | 降级熔断:如何屏蔽非核心系统故障的影响?
35 | 流量控制:高并发系统中我们如何操纵流量?
36 | 面试现场第三期:你要如何准备一场技术面试呢?
37 | 计数系统设计(一):面对海量数据的计数器要如何做?
38 | 计数系统设计(二):50万QPS下如何设计未读数系统?
39 | 信息流设计(一):通用信息流系统的推模式要如何做?
40 | 信息流设计(二):通用信息流系统的拉模式要如何做?
当前位置:
首页>>
技术小册>>
高并发系统设计核心
小册名称:高并发系统设计核心
### 04 | 系统设计目标(二):系统怎样做到高可用? 在构建高并发系统的过程中,实现高可用性是至关重要的目标之一。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 HA)指的是系统经过专门设计,以减少计划内和计划外停机时间,确保系统能够持续提供服务的能力。一个高可用系统能够快速从故障中恢复,减少用户感知到的服务中断,从而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本章将深入探讨系统如何做到高可用,包括其定义、关键要素、设计原则、实现策略以及常见的高可用架构模式。 #### 一、高可用性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高可用性通常通过两个关键指标来衡量——**恢复时间目标(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和**恢复点目标(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RTO指系统从故障状态恢复到正常服务状态所需的最大时间,而RPO则定义了系统可以容忍的数据丢失量。高可用的系统追求尽可能短的RTO和可接受的RPO,以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重要性**: 1. **业务连续性**:确保关键业务流程在遭遇故障时仍能继续运行,减少经济损失。 2. **用户体验**:减少用户感知到的服务中断,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3. **数据保护**: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避免因系统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或损坏。 4. **品牌信誉**:持续稳定的服务有助于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 二、高可用性的关键要素 1. **冗余设计**:通过部署额外的硬件、软件或服务实例来增加系统的容错能力。当某个组件失败时,其他冗余组件可以接管工作,确保服务不中断。 2. **故障检测与自动恢复**: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实时检测系统故障,并自动触发恢复流程,减少人工干预。 3. **负载均衡**:合理分配系统资源,避免单点过载,提高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4. **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备份关键数据,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迅速恢复。 5. **网络可靠性**:构建稳定可靠的网络架构,减少因网络故障导致的服务中断。 #### 三、高可用性的设计原则 1. **简单性**:尽可能简化系统设计和架构,减少组件间的依赖关系,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和复杂度。 2. **松耦合**:系统各组件之间应保持松耦合,以便在不影响其他组件的情况下独立升级、扩展或替换。 3. **故障隔离**:通过隔离机制限制故障的影响范围,防止局部故障扩散至整个系统。 4. **自动化**:实现故障检测、报告、恢复等流程的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响应速度。 5. **可测试性**:设计易于测试的系统,通过模拟故障场景来验证高可用性的实现效果。 #### 四、高可用性的实现策略 1. **部署冗余系统**: - **主备模式**:部署主系统和备用系统,主系统正常运行时,备用系统处于待命状态。一旦主系统发生故障,备用系统立即接管工作。 - **集群模式**:多个系统实例组成一个集群,共同对外提供服务。通过负载均衡器分配请求,确保单个实例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体服务。 2. **数据冗余与复制**: - **数据备份**:定期将关键数据备份到远程存储或离线介质中,以防止数据丢失。 - **数据复制**:在多个数据中心或存储节点之间同步数据,确保数据的高可用性和一致性。 3. **服务降级与熔断**: - **服务降级**:在系统资源紧张或某些服务不可用时,自动降低服务的非核心功能,以保证核心服务的正常运行。 - **熔断机制**:当检测到某个服务频繁失败时,暂时切断对该服务的调用,避免系统被拖垮。待服务恢复后再重新启用调用。 4. **故障切换与恢复**: - **自动故障切换**:通过监控和检测机制,自动将故障组件上的服务切换到备用组件上。 - **快速恢复流程**:建立详细的恢复流程文档,确保在故障发生后能够迅速定位问题并恢复服务。 5. **监控与报警**: - **实时监控**:通过日志分析、性能指标监控等手段,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 - **报警系统**:设置合理的报警阈值,一旦系统出现异常立即触发报警,通知运维人员处理。 #### 五、常见的高可用架构模式 1. **微服务架构**:将大型应用拆分为一系列小型、自治的服务,每个服务独立部署、扩展和管理。微服务架构通过服务的独立性和松耦合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为高可用性的实现提供了便利。 2. **负载均衡架构**:利用负载均衡器将用户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实例上,实现请求的均衡分配和服务的水平扩展。负载均衡器还可以检测服务实例的健康状态,将故障实例从服务列表中剔除,确保只有健康的服务实例对外提供服务。 3. **读写分离架构**:将数据库读操作和写操作分离到不同的数据库实例或集群上,以提高系统的读写性能和可用性。读写分离架构通过增加读实例的数量来分担读压力,同时保留少量写实例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4. **多活数据中心架构**:在多个地理位置分散的数据中心部署系统实例,通过跨数据中心的复制和同步机制,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容灾能力。多活数据中心架构能够在单个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迅速将服务切换到其他数据中心,保证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六、总结 高可用性是高并发系统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用户体验。通过冗余设计、故障检测与自动恢复、负载均衡、数据备份与恢复等策略,结合微服务架构、负载均衡架构、读写分离架构和多活数据中心架构等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系统的高可用性。在实际的系统设计中,应根据业务需求、系统规模和资源限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高可用性实现方案。同时,持续的监控、测试和优化也是确保系统高可用性的关键。
上一篇:
03 | 系统设计目标(一):如何提升系统性能?
下一篇:
05 | 系统设计目标(三):如何让系统易于扩展?
该分类下的相关小册推荐:
IM即时消息技术剖析
Linux常用服务器部署实战
Web安全攻防实战(下)
Web安全攻防实战(上)
Web大并发集群部署
云计算那些事儿:从IaaS到PaaS进阶(五)
云计算Linux基础训练营(下)
从零开始学微服务
Kubernetes云计算实战
云计算那些事儿:从IaaS到PaaS进阶(三)
高并发架构实战
大规模数据处理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