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小册
AIGC
面试刷题
技术文章
MAGENTO
云计算
视频课程
源码下载
PDF书籍
「涨薪秘籍」
登录
注册
01 | 架构到底是指什么?
02 | 架构设计的历史背景
03 | 架构设计的目的
04 | 复杂度来源:高性能
05 | 复杂度来源:高可用
06 | 复杂度来源:可扩展性
07 | 复杂度来源:低成本、安全、规模
08 | 架构设计三原则
09 | 架构设计原则案例
10 | 架构设计流程:识别复杂度
11 | 架构设计流程:设计备选方案
12 | 架构设计流程:评估和选择备选方案
13 | 架构设计流程:详细方案设计
14 | 高性能数据库集群:读写分离
15 | 高性能数据库集群:分库分表
16 | 高性能NoSQL
17 | 高性能缓存架构
18 | 单服务器高性能模式:PPC与TPC
19 | 单服务器高性能模式:Reactor与Proactor
20 | 高性能负载均衡:分类及架构
21 | 高性能负载均衡:算法
22 | 想成为架构师,你必须知道CAP理论
23 | 想成为架构师,你必须掌握的CAP细节
24 | FMEA方法,排除架构可用性隐患的利器
25 | 高可用存储架构:双机架构
26 | 高可用存储架构:集群和分区
27 | 如何设计计算高可用架构?
28 | 业务高可用的保障:异地多活架构
29 | 异地多活设计4大技巧
30 | 异地多活设计4步走
31 | 如何应对接口级的故障?
32 | 可扩展架构的基本思想和模式
33 | 传统的可扩展架构模式:分层架构和SOA
34 | 深入理解微服务架构:银弹 or 焦油坑?
35 | 微服务架构最佳实践 - 方法篇
36 | 微服务架构最佳实践 - 基础设施篇
37 | 微内核架构详解
当前位置:
首页>>
技术小册>>
从 0 开始学架构
小册名称:从 0 开始学架构
### 33 | 传统的可扩展架构模式:分层架构和SOA 在软件开发的广阔领域中,随着系统复杂性的不断提升和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构建可扩展、易维护的软件架构成为了项目成功的关键。本章将深入探讨两种传统但至今仍被广泛采用的可扩展架构模式:分层架构(Layered Architecture)和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这两种架构模式各有千秋,共同为软件系统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 一、分层架构(Layered Architecture) ##### 1.1 分层架构概述 分层架构,作为一种基础的软件设计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将软件系统划分为一系列水平层次,每一层都建立在下一层之上,且各层之间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进行通信。这种架构模式有助于降低系统间的耦合度,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常见的分层包括表示层(用户界面)、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或称为持久层)等。 ##### 1.2 分层架构的优势 - **高内聚低耦合**:通过明确的层次划分,减少了层与层之间的直接依赖,使得系统各部分的变更对其他部分的影响最小化。 - **易于扩展和维护**:当需要增加新功能或修改现有功能时,通常只需关注特定层级的实现,而不必全盘考虑,降低了维护成本。 - **标准化接口**:层与层之间通过标准接口通信,促进了代码的复用和团队间的协作。 ##### 1.3 分层架构的实践 - **表示层**:负责与用户交互,展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在这一层,通常会使用各种前端技术如HTML、CSS、JavaScript以及框架如React、Vue等。 - **业务逻辑层**:系统的核心,处理所有业务规则和数据转换逻辑。该层通常不包含任何用户界面代码,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 - **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或其他存储系统的交互,封装了所有数据库操作细节,为上层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 ##### 1.4 分层架构的挑战 - **性能瓶颈**:如果设计不当,过多的层次可能导致请求处理路径过长,影响系统性能。 - **跨层依赖**:虽然理论上层与层之间应严格分离,但实际开发中,偶尔会出现跨层依赖的情况,破坏了分层架构的初衷。 - **灵活性受限**:在某些场景下,严格的分层可能限制了系统对新技术或设计模式的快速响应能力。 #### 二、面向服务的架构(SOA) ##### 2.1 SOA概述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是一种更为灵活的架构模式,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这些服务是自治的、可复用的,并能够通过标准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SOA强调服务的松耦合和位置透明性,使得系统能够更容易地适应变化,支持分布式部署和异构系统集成。 ##### 2.2 SOA的关键特性 - **服务的自治性**:每个服务都是一个独立的业务功能单元,拥有自己的数据和逻辑。 - **松耦合**:服务之间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进行通信,减少了服务间的直接依赖。 - **位置透明性**:服务的消费者不需要知道服务的具体实现细节和物理位置,只需通过接口调用即可。 - **可重用性**:服务可以被不同的系统或应用程序重复使用,提高了代码的复用率。 ##### 2.3 SOA的实现技术 - **Web服务**:基于SOAP/HTTP协议的Web服务是SOA实现的一种常见方式,它允许不同平台和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通信。 - **RESTful服务**:随着RESTful架构风格的流行,基于HTTP协议的RESTful服务逐渐成为SOA的另一种重要实现方式。RESTful服务以其轻量级、易于理解和实现的特点受到广泛欢迎。 - **ESB(企业服务总线)**:作为SOA基础设施的一部分,ESB提供了服务注册、发现、路由、转换和中介等功能,促进了服务之间的互操作性和集成。 ##### 2.4 SOA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 **灵活性**:SOA允许系统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灵活地添加、删除或修改服务。 - **可伸缩性**:通过分布式部署和负载均衡,SOA系统能够轻松应对高并发和大数据量的挑战。 - **异构集成**:SOA支持不同平台和语言编写的系统之间的集成,促进了企业内部的IT资源整合。 **挑战**: - **复杂性**:随着服务数量的增加,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可能变得复杂,增加了系统管理的难度。 - **安全性**:在分布式环境中,服务之间的通信需要更加严格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 **治理**: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监控SOA系统中的服务,确保服务的可用性和性能,是SOA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 三、分层架构与SOA的融合 尽管分层架构和SOA在设计理念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实际上,在许多大型系统中,这两种架构模式往往被结合使用,以构建更加高效、可扩展和可维护的软件系统。例如,在采用SOA的系统中,每个服务内部可以采用分层架构来设计,以实现服务的内部逻辑清晰和代码复用;同时,服务之间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进行通信,保持系统的松耦合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分层架构和SOA作为两种传统的可扩展架构模式,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应用价值。通过深入理解这两种架构模式的原理、优势和挑战,并结合实际业务需求进行合理选择和融合应用,将有助于我们构建出更加优秀、更加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软件系统。
上一篇:
32 | 可扩展架构的基本思想和模式
下一篇:
34 | 深入理解微服务架构:银弹 or 焦油坑?
该分类下的相关小册推荐:
Linux零基础到云服务
高并发架构实战
系统性能调优必知必会
CI和CD代码管理平台实战
Redis入门到实战
云计算Linux基础训练营(下)
从零开始学微服务
Web服务器Nginx详解
Web服务器Tomcat详解
大规模数据处理实战
Web安全攻防实战(上)
云计算那些事儿:从IaaS到PaaS进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