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小册
AIGC
面试刷题
技术文章
MAGENTO
云计算
视频课程
源码下载
PDF书籍
「涨薪秘籍」
登录
注册
第4章存储虚拟化
4.1存储虚拟化定义
4.2存储虚拟化演进
4.3存储基础知识拾遗
4.3.1存储介质
4.3.2RAID
4.3.3存储总线
4.3.4iSCSI协议
4.3.5文件系统
4.4存储分类
4.4.1块存储
4.4.2文件存储
4.4.3对象存储
4.5分布式存储架构
4.6开源存储
4.6.1Ceph
4.6.2Minio
4.7华为FusionStorage
4.8其他存储系统
第5章网络虚拟化
5.1网络虚拟化定义
5.2网络虚拟化的优势
5.3网络基础拾遗
5.3.1网络分层
5.3.2Linux收发包流程
5.3.3VLAN
5.4数据中心网络架构
5.5隧道技术
5.6虚拟网络设备
5.6.1TAP/TUN设备
5.6.2veth
5.6.3Linux网桥
5.6.4Open vSwitch
5.7SDN
5.7.1OpenFlow解析
5.7.2常见的SDN控制器
5.7.3SDN和网络虚拟化
5.7.4SDN的未来
第6章OpenStack
6.1OpenStack简介
6.2Devstack启动
6.3整体架构
6.3.1Horizon
6.3.2Keystone
6.3.3Nova
6.3.4Cinder
6.3.5Neutron
6.3.6Glance
6.3.7Swift
6.4CloudStack
当前位置:
首页>>
技术小册>>
云计算那些事儿:从IaaS到PaaS进阶(二)
小册名称:云计算那些事儿:从IaaS到PaaS进阶(二)
### 5.3.2 Linux收发包流程 在深入探讨云计算架构,尤其是从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向平台即服务(PaaS)进阶的过程中,理解底层操作系统的网络工作机制至关重要。Linux,作为云计算环境中广泛采用的操作系统之一,其网络数据包的收发流程是构建高效、可靠云服务的基础。本章将详细解析Linux系统中数据包的接收与发送流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核心机制。 #### 5.3.2.1 引言 在Linux系统中,网络数据包的处理是一个复杂而高效的过程,涉及多个层次和组件的协同工作。从物理层接收到的数据帧,经过网络层、传输层等处理,最终到达应用程序层;反之,应用程序层生成的数据也需经过这些层次封装后发送出去。Linux内核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机制,如网络协议栈、网络接口层、中断处理、软中断(softirq)和ksoftirqd线程等,确保了数据包的高效处理。 #### 5.3.2.2 数据包接收流程 ##### 5.3.2.2.1 硬件中断与DMA传输 当网络接口卡(NIC)接收到数据包时,首先会触发一个硬件中断,通知CPU有新的数据包到达。为了减轻CPU的负担,现代NIC支持直接内存访问(DMA)技术,即NIC直接将数据包写入到预先分配好的内存区域(称为接收缓冲区或sk_buff结构体)中,而无需CPU的干预。 ##### 5.3.2.2.2 中断处理与软中断 CPU响应中断后,执行中断服务例程(ISR),ISR的主要任务是确认中断源、读取NIC的状态寄存器以获取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并可能关闭中断以避免后续中断的“风暴”。随后,ISR会触发一个软中断(softirq),将数据包的实际处理过程从硬中断上下文中分离出来,以提高系统响应性和吞吐量。 ##### 5.3.2.2.3 网络协议栈处理 软中断处理函数(如net_rx_action)被调度执行,它负责从接收缓冲区中取出数据包,并通过网络协议栈进行逐层处理。这一过程包括: - **链路层**:校验数据帧的完整性,如CRC校验,并剥离链路层头部。 - **网络层**:根据IP头部信息(如IP地址、协议类型等)进行路由选择,并可能进行IP分片或重组。 - **传输层**:根据TCP或UDP头部信息,进行端口匹配、连接管理(TCP特有)、数据校验等。 ##### 5.3.2.2.4 交付给应用程序 处理完所有必要的协议层后,数据包最终会根据目标端口号被交付给相应的套接字缓冲区。对于TCP连接,数据会放入TCP的接收队列中,等待应用程序通过socket接口读取;对于UDP,数据则直接传递给用户空间的应用程序。 #### 5.3.2.3 数据包发送流程 ##### 5.3.2.3.1 应用程序生成数据 用户空间的应用程序通过socket接口向内核发送数据。数据首先被写入到套接字的发送缓冲区中。 ##### 5.3.2.3.2 传输层封装 内核中的传输层协议(TCP/UDP)会读取套接字缓冲区中的数据,并添加相应的传输层头部(如源端口、目的端口、序列号等),然后将封装好的数据传递给网络层。 ##### 5.3.2.3.3 网络层封装 网络层(IP层)会为数据包添加IP头部,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TTL(生存时间)等,并根据路由表决定下一跳的IP地址。如果数据包过大,还可能进行IP分片。 ##### 5.3.2.3.4 链路层封装与发送 接下来,数据包被传递到链路层,链路层会根据网络接口的类型(如以太网)添加相应的链路层头部(如MAC地址),并调用NIC的驱动程序将数据包发送到网络上。 ##### 5.3.2.3.5 发送队列与中断 NIC驱动程序通常会将数据包放入发送队列中,由NIC自行处理发送过程。当发送队列满或发送完成时,NIC可能会触发中断通知CPU。然而,现代NIC和Linux内核优化通常减少了中断的使用,采用轮询(polling)或NAPI(New API)等技术来提高发送效率。 #### 5.3.2.4 性能优化与新技术 Linux网络子系统不断演进,引入了多种优化技术和新特性以提升性能,包括但不限于: - **NAPI/NAPIv2**:通过减少中断次数和允许内核在单个中断处理周期内处理多个数据包来提高效率。 - **GRO/GSO**:通用接收卸载(GRO)和通用分段卸载(GSO)技术减少了CPU在处理大量小数据包时的负担。 - **多队列NIC**:支持多个接收和发送队列,允许并行处理数据包,提高吞吐量。 - **XDP(eXpress Data Path)**:一种高性能的数据包处理框架,允许在内核空间的最早阶段(甚至在协议栈之前)处理数据包。 #### 5.3.2.5 结论 Linux的数据包收发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工程,它依赖于硬件、驱动程序、内核协议栈以及用户空间应用程序的紧密协作。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网络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Linux网络子系统也在不断优化和创新,以应对新的挑战和需求。理解这一流程不仅有助于构建更加高效、可靠的云服务,也为解决网络相关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
5.3.1网络分层
下一篇:
5.3.3VLAN
该分类下的相关小册推荐:
大规模数据处理实战
云计算那些事儿:从IaaS到PaaS进阶(一)
企业级监控系统Zabbix
Redis数据库高级实战
人人都会用的宝塔Linux面板
etcd基础入门与实战
分布式数据库入门指南
分布式技术原理与算法解析
IM即时消息技术剖析
系统性能调优必知必会
Linux内核技术实战
Web安全攻防实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