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小册
AIGC
面试刷题
技术文章
MAGENTO
云计算
视频课程
源码下载
PDF书籍
「涨薪秘籍」
登录
注册
01 | 为什么需要消息队列?
02 | 该如何选择消息队列?
03 | 消息模型:主题和队列有什么区别?
04 | 如何利用事务消息实现分布式事务?
05 | 如何确保消息不会丢失?
06 | 如何处理消费过程中的重复消息?
07 | 消息积压了该如何处理?
08 | 答疑解惑(一) : 网关如何接收服务端的秒杀结果?
09 | 学习开源代码该如何入手?
10 | 如何使用异步设计提升系统性能?
11 | 如何实现高性能的异步网络传输?
12 | 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如何通过网络传输结构化的数据?
13 | 传输协议:应用程序之间对话的语言
14 | 内存管理:如何避免内存溢出和频繁的垃圾回收?
15 | Kafka如何实现高性能IO?
16 | 缓存策略:如何使用缓存来减少磁盘IO?
17 | 如何正确使用锁保护共享数据,协调异步线程?
18 | 如何用硬件同步原语(CAS)替代锁?
19 | 数据压缩:时间换空间的游戏
20 | RocketMQ Producer源码分析:消息生产的实现过程
21 | Kafka Consumer源码分析:消息消费的实现过程
22 | Kafka和RocketMQ的消息复制实现的差异点在哪?
23 | RocketMQ客户端如何在集群中找到正确的节点?
24 | Kafka的协调服务ZooKeeper:实现分布式系统的“瑞士军刀”
25 | RocketMQ与Kafka中如何实现事务?
26 | MQTT协议:如何支持海量的在线IoT设备?
27 | Pulsar的存储计算分离设计:全新的消息队列设计思路
28 | 答疑解惑(二):我的100元哪儿去了?
29 | 流计算与消息(一):通过Flink理解流计算的原理
30 | 流计算与消息(二):在流计算中使用Kafka链接计算任务
31 | 动手实现一个简单的RPC框架(一):原理和程序的结构
32 | 动手实现一个简单的RPC框架(二):通信与序列化
33 | 动手实现一个简单的RPC框架(三):客户端
34 | 动手实现一个简单的RPC框架(四):服务端
35 | 答疑解惑(三):主流消息队列都是如何存储消息的?
当前位置:
首页>>
技术小册>>
消息队列入门与进阶
小册名称:消息队列入门与进阶
### 32 | 动手实现一个简单的RPC框架(二):通信与序列化 在上一章节中,我们初步探讨了远程过程调用(RPC)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设计分布式系统中的重要性。本章节将深入实践,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RPC框架来进一步理解RPC的核心技术——通信与序列化。这两个环节是RPC框架能够实现跨网络调用和数据传输的关键。 #### 一、通信机制概述 RPC的通信机制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如何建立连接、发送请求、接收响应以及断开连接的过程。在TCP/IP协议栈的基础上,RPC框架通常利用TCP或UDP等传输层协议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或效率。在本示例中,我们将选择TCP协议作为通信基础,因为它提供了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 ##### 1.1 TCP连接的建立与断开 - **建立连接**:客户端通过发送SYN包到服务器请求建立连接,服务器响应SYN-ACK包,客户端再发送ACK包确认,完成三次握手,TCP连接建立。 - **数据传输**:连接建立后,双方可以通过TCP套接字(Socket)发送和接收数据。 - **断开连接**:数据传输完成后,任一方发起FIN包请求关闭连接,对方回应ACK包,随后可能再发送FIN包表示也已完成资源释放,四次挥手后TCP连接关闭。 ##### 1.2 异步通信与线程模型 为了提高RPC调用的效率和响应速度,通常会采用异步通信模式。这意味着RPC调用不会阻塞调用线程,直到远程方法执行完成。在服务器端,可以使用线程池来管理多个请求的处理,每个请求分配给一个工作线程执行。客户端则可能使用回调函数或Future模式来异步接收响应。 #### 二、序列化技术详解 序列化是将数据结构或对象状态转换为可以存储或传输的格式的过程,反序列化则是其逆过程。在RPC框架中,由于数据需要在网络间传输,因此必须将其序列化为字节流。 ##### 2.1 序列化格式选择 选择合适的序列化格式对于RPC框架的性能和兼容性至关重要。常见的序列化格式包括JSON、XML、Protobuf、Thrift、Avro等。每种格式都有其优缺点: - **JSON**:易于阅读和编写,广泛支持,但效率相对较低,适合文本数据。 - **XML**:格式严谨,但体积大,解析速度慢,不适合性能敏感的场景。 - **Protobuf**:由Google开发,效率高,支持多种语言,适合性能要求高的系统。 - **Thrift**:由Facebook开发,与Protobuf类似,但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类型和代码生成工具。 - **Avro**:基于JSON格式,但提供了更高效的二进制序列化方式,支持数据模式演化。 在本示例中,我们将选择Protobuf作为序列化工具,因为它既高效又易于跨语言使用。 ##### 2.2 Protobuf使用示例 首先,需要定义服务的接口和数据结构,这通常通过`.proto`文件来完成。以下是一个简单的`.proto`文件示例,定义了一个名为`Greeter`的服务,该服务包含一个名为`SayHello`的方法,该方法接收一个`HelloRequest`类型的请求,并返回一个`HelloReply`类型的响应。 ```protobuf syntax = "proto3"; package tutorial; // 定义请求消息 message HelloRequest { string name = 1; } // 定义响应消息 message HelloReply { string message = 1; } // 定义Greeter服务 service Greeter { // 发送一个greeting rpc SayHello (HelloRequest) returns (HelloReply) {} } ``` 然后,使用Protobuf编译器生成相应语言的代码。以Python为例,运行`protoc --python_out=. hello.proto`将生成`hello_pb2.py`文件,其中包含了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代码。 #### 三、实现RPC框架的通信与序列化 接下来,我们将基于上述知识,实现一个简单的RPC框架的通信与序列化部分。 ##### 3.1 服务器端实现 服务器端需要监听TCP端口,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解析请求数据(包括反序列化),调用相应的服务方法,将结果序列化后发送给客户端,并关闭连接。 ```python import socket import threading from hello_pb2 import HelloRequest, HelloReply def handle_client(conn, addr): while True: data = conn.recv(1024) if not data: break request = HelloRequest() request.ParseFromString(data) # 假设的Greeter实现 reply = HelloReply() reply.message = f"Hello, {request.name}!" response = reply.SerializeToString() conn.sendall(response) conn.close() server_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erver_socket.bind(('localhost', 12345)) server_socket.listen(5) print("Server is listening on port 12345...") while True: conn, addr = server_socket.accept() thread = threading.Thread(target=handle_client, args=(conn, addr)) thread.start() ``` ##### 3.2 客户端实现 客户端需要建立到服务器的TCP连接,发送序列化后的请求数据,接收并解析响应数据(包括反序列化),最后关闭连接。 ```python import socket from hello_pb2 import HelloRequest, HelloReply def rpc_call(name): client_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client_socket.connect(('localhost', 12345)) request = HelloRequest() request.name = name data = request.SerializeToString() client_socket.sendall(data) response_data = client_socket.recv(1024) response = HelloReply() response.ParseFromString(response_data) print(f"Received: {response.message}") client_socket.close() rpc_call("World") ``` ####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我们动手实现了一个简单的RPC框架的通信与序列化部分。这个框架虽然基础,但涵盖了RPC框架的核心技术。未来,你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功能,比如支持更复杂的错误处理、负载均衡、服务发现、安全认证等,以构建一个更加完整和强大的RPC框架。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序列化协议和通信机制不断涌现,如gRPC、ZeroMQ等,它们提供了更高效、更灵活的解决方案。因此,持续关注并学习新技术,对于提升你的技术能力和构建更优质的分布式系统至关重要。
上一篇:
31 | 动手实现一个简单的RPC框架(一):原理和程序的结构
下一篇:
33 | 动手实现一个简单的RPC框架(三):客户端
该分类下的相关小册推荐:
Kafka面试指南
Kafka核心源码解读
kafka入门到实战
Kafka核心技术与实战
Kafka 原理与源码精讲